千斤鱼苗“跃”陆基 一池活水激荡产业浪潮
近日,喜河镇喜河村的陆基生态养鱼项目基地迎来今春首批鱼苗投放,12个直径约8米、深度2.5米的蓝色圆桶在两个大棚里整齐排列,村干部和村民围在圆桶边,小心翼翼地将小桶中的鱼苗倒入池中。银鳞闪闪的鱼苗如碎光洒落,甫一触水便欢快地甩尾,搅起一串串细密的水花。
“陆基养殖效果比池塘养殖更好一些,去年共出售鲤鱼、草鱼7000余斤,村集体收入6万余元。目前养殖基地已投放鲤鱼、草鱼等鱼苗2100余斤,后续还会持续进行投放,预计在今年7、8月份就可以上市销售。”喜河村党支部书记陈瑞说道。
据了解,该养鱼基地投资50万元,于2022年10月份建成,2023年3月份正式投产。陆基养鱼破解了传统养殖“靠天吃饭、资源浪费、污染难控”等弊端,利用循环供水模式,通过大棚控温、高密度、自动化养殖管理,具有建场方便、便于管理、提升单位面积产量,环保无污染等诸多优点,不仅节省养殖空间,降低养殖成本,还能实现反季节养鱼,助农增收。
基地养殖管护人员陈家坤说:“养殖基地采用了一个液氧养殖技术,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,或是停电的时候,这个液氧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,它能保证圆桶内的氧气足够供给鱼吸收,让鱼不容易生病。”
站在江边上远眺,连片的养殖池与远处的青山相映成趣。喜河村驻村工作队长刘传刚信心满满:“下一步,我们这个陆基生态养鱼基地预计引入一批经济效益更高的鱼苗,如黄颡鱼,计划未来五年发展高位池循环水养鱼12万尾,激活产业振兴‘一池春水’。此外,我们还计划在红色文化广场附近兴建露野营地和观光民宿,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,带动农户140余户,争取年人均纯收入达18000余元,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。”
春潮涌动处,奋楫正当时。喜河村以“一条鱼”游出产业振兴新路径,用科技之笔描绘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美好画卷。下一步,喜河镇将积极探索“渔旅融合”文章,延伸水产加工、民宿集群、研学旅游等产业链,以一池活水激荡产业浪潮,一片鱼塘激活全域风景。
(喜河镇人民政府 王玉鑫)
声明:
(1)本网发布和转载的图文、视频信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其原创性以及文章的内容等未经本网证实,仅供读者参考。
(2)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。
(3)优秀稿件,将在农商普法监督网的头条号、搜狐号、百家号、微信号等平台发布,或推荐至其它媒体。
农商普法监督网版权所有 未经特别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,违者依法必究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:91141088MA7YLTKF41 晋ICP备18000898号 晋公网安备1410020200022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