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昌林书法鉴赏
作者: 蒋丰
10月10日晚上,在那场“东京湾文化艺术沙龙”发起交流活动中,我有幸邂逅了远道而来,正于日本进行文化交流的中国书法家赵昌林。当场,我收获了一份珍贵的礼物——赵昌林的书法集《翰墨》。这部作品集,如同一扇窗,引领我踏入了一个既熟悉又新奇的书法艺术世界,让我对赵昌林的枯笔榜书艺术有了更加相对深入的理解与感悟。
赵昌林的枯笔榜书,首先触动我的,是其技巧之炉火纯青,仿佛每一笔都蕴含着山河之重,力透纸背,直击人心。赵昌林自幼与书法结缘,勤勉不辍,遍历颜真卿的雄浑、柳公权的挺拔、王羲之的飘逸、米芾的狂放、王铎的深邃,把这些书法大家的精髓融入血脉,化为己有。这份岁月的沉淀与磨砺,让他在创作时游刃有余,每一笔都透露出对书法的深刻理解与掌控。他的笔触,刚劲而不失柔美,如同山间清泉,潺潺流淌,却又力能扛鼎,展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视觉震撼。
谈及为何选择书法作为终身追求的行业,赵昌林曾言,书法对他而言,不仅仅是中国“文房四宝”——笔墨纸砚的简单组合,更是一种灵魂的寄托,一种与古人对话的方式,一种穿越时空的情感交流。在他看来,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,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智慧,每一笔一划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。通过书法,他能够感受到先贤们的智慧与情感,也能够将自己的思考与感悟融入其中,实现与历史的对话,与未来的沟通。
在日常生活中,赵昌林更是将书法艺术融入到了每一个细节之中。他的家中,无论是客厅的墙壁上,还是书房的案头,都挂满了他的书法作品,每一幅都像是他的心灵独白,诉说着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艺术的追求。他喜欢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中,研磨墨汁,挥毫泼墨,用书法来开启新的一天。对他而言,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创作,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,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。
在风格上,赵昌林的枯笔榜书无疑是刚劲与苍朴的完美融合。他以刚劲为骨,支撑起作品的脊梁,使其气势磅礴,雄浑不凡;又以苍朴为貌,赋予作品以岁月的痕迹,让人在观赏之余,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。细读他《龙》、《鹰》、《孝》、《真》的大作,可以看出他在枯笔榜书的构图中,巧妙运用对比与和谐,字的结构既紧凑凝练,又不失舒展自如,展现出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美学张力。这种风格,既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致敬,也是个人艺术追求的独特表达,让人在赞叹之余,更多了几分对文化深度的思考。
在我看来,赵昌林的枯笔榜书之所以能打动人心,不仅仅在于其技巧的精妙与风格的独特,更在于其背后深邃的精神内涵。读他的作品《一勤天下无难事》、《镜心》、《路虽远行则将至,事虽难做则必成》,如同一部无声的诗篇,诉说着坚韧不拔、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。这份力量,源自于他对书法艺术的无限热爱与不懈追求,更源自于他对人生百态的深刻理解与感悟。在枯笔榜书的每一笔一划中,他都倾注了自己的情感与精神,使得每一幅作品都仿佛拥有了生命,能够与人对话,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与向往。
在日本东京细细品味《翰墨》的日子里,我仿佛穿越了时空,与赵昌林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。他的枯笔榜书,不仅是对传统书法的传承与发扬,更是对现代社会精神风貌的一种诠释与表达。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赵昌林的枯笔榜书如同一股清流,提醒人们不忘初心,坚持自我,勇往直前。他的作品,不仅展现了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,更让人们领略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韵味。
供稿:赵宗